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群体中常见的一种骨骼疾病,它主要是由于骨量下降、骨组织微结构被破坏导致的。作为一种对于中老年人健康具有极大威胁的病症,骨质疏松又被人们成为“无声的杀手”。

骨质疏松的危害
骨质疏松不仅仅在于骨骼方面威胁人们的健康,甚至可能导致一些全身性的疾病。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:骨质疏松对于人体的危害有哪些?
危害一:容易发生骨折
骨折可以说是骨质疏松一个很典型的症状了。骨质疏松造成的骨折又叫脆性骨折,在进行日常活动时,骨质疏松患者动作幅度较大,或是一些轻微的外力碰撞,都有可能造成骨折的情况。这是因为,骨质疏松症会导致患者骨强度下降,骨骼弹性减少、脆性增加造成的。
危害二:诱发心脑血管并发症
骨质疏松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、肺部感染以及褥疮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,这些疾病不仅会危害老年人的健康,严重的情况还有可能危及生命。有调查显示,骨质疏松导致的并发症可造成10%~20%死亡率。
危害三:腰背部位剧烈疼痛
骨质疏松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腰背部位剧烈疼痛。起初患者只是觉得全身骨骼有一些不是的症状,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,患者夜间和晨起时腰背部位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感,且痛感比较剧烈,直接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。
危害四:导致“佝偻病”
虽然说骨质疏松主要发生于中老年群体,但少部分儿童也会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,一旦儿童患上骨质疏松症,会直接诱发佝偻病。佝偻病患儿一般都有全身骨骼畸形,免疫力低下,易发生感染等问题,有一些佝偻病患儿还可能出现智力低下的症状。

骨质疏松怎么改善?
虽然说骨质疏松威胁着人们的健康,但是骨质疏松并不是不可治的,在日常饮食以及生活习惯上患者只要多加注意,有很大的机会可以改善骨质疏松症状。
1、注意补钙
骨质疏松患者基本上都有缺钙的因素在里面,想要改善骨质疏松,补钙是必不可少的。症状较轻的患者平时只需在饮食方面多吃高钙食品,不过要注意光靠人体自身很难**吸收钙元素,往往需要配合维生素D,才能将每天摄入的钙质**吸收。
2、多晒太阳
每天保持20~30分钟的阳光照射,这样的话可以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,能够促进人体对钙元素的吸收。
3、加强锻炼
运动锻炼可以改善血液循环,增加成骨细胞活性,提高骨密度,促进骨形成,从而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目的。可以说运动是防治骨质疏松症最有效方法之一。
4、合理用药
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来说,药物治疗是无法避免的。在用药时要注意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,切不可擅自用药,以免骨质疏松的情况进一步加重。通常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,患者还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和改善日常饮食来配合。

骨质疏松往往是随着人们年纪的增长,骨量的丢失而出现的。所以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注意自己的骨密度状况,一旦发现骨密度异常,及时进行调理,以防止骨质疏松。